查看原文
其他

管理培训生 | 理性和感性的对峙:这一次,我不“卷”了。

欧莱雅校园招聘 欧莱雅校园招聘 2022-10-03


秋招

特刊

 NEWS

   人 物 特 辑


生活就是由无数个选择所构成的。

每一个选择都指向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选择什么样的Offer,投身什么样的行业,

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工作做,承受什么样的辛苦,

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是经历反复对话自我的艰难决定。


如果上期秋招男主的选择,是热情、奋不顾身的驱使,

这次,她的故事,是兜兜转转后的柳暗花明。

#我为什么选择欧家?

本期女主告诉你她的答案。


本期女主

Joey

2021欧莱雅管理培训生


大家好,我是Joey。


2020年7月以前,我还是互联网行业忠心耿耿的拥趸

 

从独角兽到大厂,过去四段互联网的实习,让我的简历看起来是个非互联网不可的打工人。甚至直到上半年申请暑期实习的时候,快消也不是我的第一顺位选择

 

从选择成为欧家的暑期实习生到即将加入欧家开启管培之旅,今天,我想聊聊职业选择急转弯背后的心路历程



MY PAST

我的过去

01



我曾经看过一句印象深刻的俳句,出自江户时期的俳句诗人小林一茶,翻译成中文大概是“让我先!青蛙一跃而入”很短很轻巧,加入互联网求职浪潮的我和这只一跃而入池塘的青蛙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你一定要扣问青蛙为什么选择跳水,水池里有什么,什么时候萌生念头,入池之后又该何去何从,我很难回答出。

 

我在互联网经历过汽车、游戏、本地生活三个赛道,尝试过用户运营、商业化、广告投放、用户研究四个方向,并且在券商做过互联网传媒的行研,算是从上游到下游都经历了一遍,真正做到“吾将上下而求索”。除了无限延伸的经历,每一次从导师、老板们处得到积极的反馈,也不断加强了我继续留在这个行业工作的信心

 

决定离开互联网的契机,是我今年做的第一段暑期实习。

 

在这段实习里,我主要负责本地生活相关产品的产品运营。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细分赛道,探索全新的本地生活商业模式,完成相关的数据分析、策略分析和数据运营。但这份实习让我感到毫无灵感的原因是,我既不是这个产品的现有用户,也不是目标和潜在用户,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打工人,却因为工作需求被迫不断从各种角度审视这个赛道,下载竞品进行体验,产出可能的活动方案,计算吸引消费者的方案。即便尝试了各种可能的办法,我对于团队始终不能有超过普通实习生的贡献,只能做到保质保量完成工作


站在职业赛道选择的十字路口,我们很难将未来职业选择简单地化为“选择互联网还是选择快消”的问题,而是,即使是打工,什么行业、产品和工作内容,能让我长久为之感到兴奋



TURNING POINT

我的选择转折点

02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同样出自日本的概念——Ikigai,A reason to jump out of bed each morning,至少看到这张图,我这只跃入互联网的青蛙又找到了跳出来的理由。

 

*图片来自于网络


人生的意义,需要由热情、使命、专业和职业组成,而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需要在你享受的事、世界需要的事、别人付钱请你做的事以及你擅长的事中找到共同点。通过不断地回忆我在互联网这一年半让我感觉到有热情的事、我擅长的事和我享受的事之后,我发现自己想做的事情是无限贴近真实的商业世界贴近消费者,观察他们,研究他们的兴趣爱好。

 

所以眼前的路,展开了两条分叉:在互联网做商业化,或是去快消,研究消费者。

 

今年六月,我抓住了去欧莱雅做暑期实习的机会,进入消费者研究部门,主要负责中国市场的消费者趋势研究。正是在这段实习当中,我解决了上一个困惑,我究竟想在什么行业工作?至此我得出答案,无论最后是做市场研究类工作,还是直接从营销岗位做起,我对“美”和大消费领域有持续的热情,并希望未来一段时间能够持续研究美的大行业,发现美的细节,捕捉消费者对美的需求和趋势,持续探索美的可能性

 

这两段暑期实习对比非常明显:当你从事自己不喜欢、不擅长、没有灵感的行业时,你的思路是闭塞的,收到打击会立刻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如果数据表现不够好会觉得是自己判断失误导致的。但当你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你会发现自己的脑海中有源源不断的灵感产生,如火花连成线,最终极为高效地产出。即使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免受挫,或者市场的反馈不如你所愿,你也不会一味地将得失归揽在自己身上,反而会将它视作曲折前行道路上的一个转弯口,机会伴随而来,你有足够的信心自己是终将走向正确的方向




NOT A JOB BUT CAREER

选择欧家,

是选择"事业"而非"工作"

03



有了以上的心态转变,我再讲讲今年秋招选择加入欧家的几个原因。

 

首先,选择工作不只是工作内容这么简单,背后是包括选择城市、行业、工种的整体决策包。于我而言,在这个决策包之中,城市和行业的重要性也许排在工种前面。

 

所以我做出的第一个选择是留在上海,这个我生活了接近五年、深深喜欢的城市。做出这个决定的同时,也意味着我主动放弃了很多互联网行业的机会。

 

 

其次,选择自己真心热爱的行业。

 

很多人选择互联网行业甚至不是因为真心喜欢,而是因为光鲜,流行,“被迫”从众,大家都去卷,我也不甘人后要证明自己更能卷。还有很多人是因为互联网的“高薪”,所以挤破头想要进入,而忽视了高薪背后需要承担、牺牲的种种。

 

同时,做选择的时候也要当心被视网膜效应蒙蔽。行业的趋势可能代表着新闻的趋势和投资的趋势,却并不等同于个人职业的趋势。比如前两年都爱投科技公司,这一两年新消费品突然又重回大家的视角,资本可以逐利,但我们不可能在所有热门行业里反复横条,也不应该让自己的世界观里只剩非此即被二元对立。

 

不管现在的你是不是“奋斗打工者”的心态,我都想说,找工作的时候应该以拥有更好的事业和更好的生活为目标而不只是被各种外界条件“绑架”的、所谓“好”的工作为目标。找一份好工作并不等于拥有事业心,因为好工作的标准总会改变,但追求事业则意味着你有持续的热情和动力

 

最后,相信缘分,相信一切都是命运的馈赠。

 

很多人都爱分享成功的经历来证明一些道理,但我却想分享一段失败的缘分

 

前面提到,我自己的实习经历其实和商业化比较对口,所以我曾多次投递过与商业化相关的所有岗位。从产品到运营再到市场类的职能,面过四个岗位的终面,但最后都挂了,当初那个“非互联网”不可的我,现在是“互联网,我可以吗?”

 

我甚至和很多迷茫的朋友一样尝试“诉诸玄学”,占星问卦,“是不是我不够好”,最后玄学给我的答案是“年底之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还有大师给了很详细的时间点,“农历冬月(十一月)前找不到工作”。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些预言中大部分真的应验了……

 

以前我也许会觉得,如果没有通过一场面试大概率是因为我能力不足,但现在,除了能力、经历地匹配度之外,我也会开始思考,是不是我和这个公司没有缘分。比如很多人会觉得面试的时候跟面试官“气场不合”,这也是没缘分的一种表现。这不是在找借口,或者合理化我的失意。在人生的无数个路口,有时候就是那一些微妙的“缘分”牵引着你,让“迷信”也变为水到渠成。

 


“相信你的直觉,投身你爱的行业和城市,从心选择,竭尽全力不留遗憾。”



1

END

1



【往期回顾】

  1. 管理培训生 | 秋招男主角HE了吗?

  2. 欧家成绩单 | 这些诺贝尔奖得主都是“欧家的人”

  3. 欧家成绩单 | 欧莱雅进博会闪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